ARRI-MASTER-MACRO-100-T2.0-M

Master Macro 100 微距镜头

技术数据

名称

Master Macro 100/T2.0

类型(1)

Makro-Planar T* XP

镜头卡口(2)

PL LDS

光圈(3)

T2.0/T4.3 - T32

最近对焦距离(4)

0.35 m / 13 3/4"

放大率(5)

1:1

长度(6)

202.7 mm / 8"

ANSI标准S35画幅水平视角(8)

ID = 31.14 mm (11)

14.02°

DIN标准S35画幅水平视角(9)

ID = 30.00 mm (11)

13.52°

普通S35画幅水平视角(10)

ID = 27.20 mm (11)

12.42°

入射瞳(12)

77.1 mm / 3"

镜身最大直径

前端直径(7)

114 mm / 4.5"

重量

2.6 kg / 5.7 lbs

公制标记产品号

K2.47572.0

英制标记产品号

K2.47573.0

(1)T* XP是蔡司的抗反射镜片镀膜商标,该镀膜技术能显著减少白雾状眩光和其它来自镜头内部的反射。XP代表“扩展表现”。

(2)正向锁定54 mm不锈钢镜头卡口,带镜头数据系统(LDS)触点

(3)焦点无限远时最大光圈T2.0,焦点最近时最大光圈T4.3

(4)最近对焦距离是从底片/影像传感器成像平面量起的

(5)放大率是拍摄对象成像大小(第一个数字)与实际大小(第二个数字)的比例关系

(6)镜头长度是从镜头卡口到镜身最前端测量的

(7)镜头/遮光斗开口的直径。Master Macro 100镜身最粗的地方直径138 mm。

(8)ANSI标准S35画幅水平视角(宽高比1.33:1,成像面积24.9 mm x 18.7 mm / 0.980" x 0.7362")

(9)ANSI标准S35画幅水平视角(宽高比1.33:1,成像面积24 mm x 18 mm / 0.944" x 0.7087")

(10)普通学院格式S35画幅水平视角(宽高比1.37:1,成像面积22 mm x 16 mm / 0.8661" x 0.6299")

(11)画面直径(ID)是覆盖对应画幅所需的成像圈大小。Master Macro 100的成像圈足以覆盖上述最大的ID(ANSI S35)。

(12)从入射瞳到底片/影像传感器成像平面的距离。正值代表入射瞳在影像传感器成像平面之前,负值代表入射瞳在影像传感器成像平面之后。入射瞳(常被误称为“结点”)是透视的中心,让摄影机/镜头系统尽量靠近入射瞳中心能够避免视差错误。虽然入射瞳位置对常规拍摄几乎没有影响,但该数值对于VFX工作十分重要。